成龙历险记第二部全集五、入出息观(1) 五停心观(寻思六事)(16)-大象佛学图书馆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405
五、入出息观(1) 五停心观(寻思六事)(16)-大象佛学图书馆

五停心观(寻思六事)(16)
五、入出息观(1)
五、阿那波那念所缘(入出息观)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云何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毘钵舍那?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下):「第五明以六事寻思阿那波那念。」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〇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注销qq秀。」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修安那般那念的前方便:1、持戒,2、少欲、少事、少务曹思阳微博,3、饮食知量东北摇篮曲,4、不着睡眠,5、离诸愦闹。
一、寻思义
谓依入出息念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于入出息所缘境界,系心了达无忘明记,是阿那波那念义。如是名为寻思其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〇三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盘。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成龙历险记第二部全集,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北镇招聘网。
身念处: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小松千春,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受念处: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心念处: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丁柳雁。
法念处: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下):「谓依佛教能正了知于入出息境系心了达无有忘失,是阿那波那念义。」
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八:「阿那波那念者,阿那名持来,波那名持去。持来者入息,持去者出息,亦名持息来持息去也。」
「谓依入出息」,禅师根据「入出息念」的「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于入出息所缘境界,系心了达无忘明记」,修行人就会知道,能正确的了知于入出息的所缘境界,要把心安住这里,常常修习系念于心。「无忘明记」,一直地能忆念入息、出息,而不会忘掉的,达到明静而住的境界,「是阿那波那念义」,这是出入息法门的念的意义。

二、寻思事
又正寻思:入息、出息在内可得,系属身故,外处摄故,内外差别,如是名为寻思其事。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下):「又思彼息内身可得系属身故名内。是外风类名外处摄故。内外差别名知事。」
《阿毘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二:论曰:言「息念」者,即契经中所说「阿那阿波那念」。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慧由念力观此为境,故名「阿那阿波那念」。以慧为性。而说「念」者,念力持故,于境分明,所作事成;如「念住」故。
「寻思入息、出息在内可得」,入出息是系属于身体的。入息是内风,属于内身,粟奕将息吸进内身可得。出息是外风,气往外呼,属于外面的风,是外处所摄,这就是「内外」有「差别」。「如是名为寻思其事」。
三、寻思相
又正寻思:入息有二,出息有二。
若风入内,名为入息;若风出外,名为出息。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下):「又思入息出息各有二者。一入息二中间入息,出息亦尔走读大中华。」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出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入息者:谓出息无间丁马甲鱼,内门风转;始从面门鼻门、乃至脐处。中间入息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亦尔。此中差别者: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或复出外。
「当知此中入息有二」,「入息」,这个息入的时候,有两种不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有这二种不同。
这入息说完了,现在说「出息」。「出息」也是有二种。「何等为二」呢?「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
「入息者」,什么叫做「入息」?「谓出息无间」,就是这个息,从嘴或者鼻子出来流出来,出息无有间断后人头蛇,接着息从鼻或口吸进来后,名内门风转,这时候这个风就往里面入;这个「出息」是向外出;现在掉过来、向内里,内门风动了。「始从面门鼻门」,内门有面门、鼻门二门,开始从口、「鼻门」就是鼻孔;或者从面门、或者从鼻门「乃至脐处」,吸气,从口或者从鼻吸进去向里边入,乃至到脐处,这就叫做「入息」。
「中间入息者」,先解释什么叫做「中间入息」呢?「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入息很快,一下子从鼻就到脐了,到脐了这个入息就停下来了。这个时候出息还没出现,「乃至」到「出息」没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这时候有一个短暂的停止。「暂时相似微细风起」,就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和入息出息那个息是相似的微细的风生起,但是它也不出也不入,「是名中间」的入息。
在我们的感觉上入息是动,由鼻至脐这个息在动。中间入息是比较微细的,要缘虑到中间入息,心必需很细,「中间入息」是停在那里不动,但是也是有息在那里。
「如入息」有入息、有中间入息二种是这样解释。「出息」、「中间出息」这二种,「当知亦尔」也像入息一样,应该知道也是如此。
当出息从肚脐开始往面门鼻门出去时是出息,当粗的出息已经灭了,还没有入息前,中间还有一个比较细的微细风起的出息,是中间出息,它的解释也是一样。
「此中差别」的地方,「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就是入息和中间入息,和出息是不间隔的,中间入息时间不是很长,这时候风就向外边动了,「外门风转」赵维莉。于出息时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从肚脐这里「乃至到面门」,就是到口这里,将气息排出去;「或至鼻端」或者至鼻端,「或复出外」或者从鼻端外边,将气息排出去,气流到外边去。息由脐部往外出时称作出息。
入出息刚好相反:入息是由上往下,由面门或鼻门到脐处;出息是由下往上,由脐处至面门、或至鼻端,将气息排出去。
「若风入内」,若是这个风,从鼻入于脐轮以下,那就是入息,「名为入息」。「若风出外」,若是从这个脐轮这里开始到鼻,由脐至鼻,这个风就从鼻出去了,出到外边,那么这就叫做「出息」,这是解释出息。
 如果流动的风吸进到身体里面,称为入息;如果内风往外排出,称为出息。
复正了知,如是为长入息、出息;如是为短入息、出息;如是息遍一切身分。是名寻思诸息自相。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下):「复知如是为长入出息者,即知入息出息起续多时是长,如是为短入出息者,中间入出息暂起名短。」
静坐的时候,会正确的了知,「长入息、出息」,长的入息、长的出息。「如是为短入息、出息」,或是短入息、短出息。有长短的差别。「如是息遍一切身分」,就是全身都有息,心更微细时体验到,息普遍到身体的各部份,整个身体的毛细孔打开了,都有入出息。
以上所说是名寻思「息」的自相。

又正寻思:入息灭已,有出息生;出息灭已,有入息生。入出息转,系属命根,及有识身。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无常。是名寻思诸息共相。
这个入息,它不能一直入,时间到了就停止了,停止了,入息灭已,立即有出息出现了。「出息灭已,有入息生」,出息不能一直的出息,到时候出息就不出了,这时候就会有入息出现。息常常在变化,入息灭已有出息生李尚允,出息灭已有入息生,不会一直是入息,或一直是出息,是一直在变化,有时长、有时短,有时急、有时慢,观察息依止阿那波那念,很容易能体会到无常。
「入出息转,系属命根,及有识身」,入息、出息的现起是系属命根的,也同时属于这个有识的身体。生理的组织和心理的组织不分离就是命根,命根是个人业力的寿命,这个入出息系属于它。如果没有命的时候,也就没有入出息了。如果没有识在执持身体,没有身体,当然也就没有入出息了。
「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无常」,入、出息本身,及它所依止的身体,「皆是无常」,身体也是无常的,也都不是永久的,终究有一天,老、病、死,结束了。
由无常慢慢的思惟就知道苦,知道苦就会通达无我。从这里也可以契入胜义。是「名寻思诸息」的「共相」,因为这「无常」是诸息共有的相貌。
《佛说处处经》:佛语比丘:「当念身无常。」有一比丘即报佛言:「我念非常,人在世间极可五十岁。
因官方关闭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赞赏功能
苹果手机用户请长按二维码随喜赞赏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