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简介五经之首的易经与古代天文学有什么关系?丨参赛作品-腾讯儒学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279
五经之首的易经与古代天文学有什么关系?丨参赛作品-腾讯儒学


点击关注腾讯儒学
2017年12月12日是腾讯儒学微信公众号上线四周年的纪念日。为了进一步践行初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儒学文化智慧给与生活的力量重生名媛望族,我们在2017年12月初发起了以“儒行天下 智慧生活”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很多文笔精彩、见解独到的优质稿件。入围稿件将陆续发布于腾讯网和腾讯儒学微信公众平台屠夫阿川,敬请关注真希波玛丽!
本文为儒行天下 智慧生活丨腾讯儒学微信公号上线四周年有奖征文活动开始啦!(点击蓝字查看活动详情)参赛作品,欢迎大家继续积极投稿和亲公主鲜橙,大奖等你来拿!
作为儒学五经之首的易经,是中国传统社会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mp7a1,它起源于先民对宇宙体系和天体运行规律的研究,从对自然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扩展到对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研究。在中国传统社会,易经既是自然哲学又是人文哲学,既是“神学”又是世俗哲学,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既有唯物主义思想又有唯心主义倾向,既是神秘的“第一推动”本身又是它产生的“万事万物”,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不是专指《周易》,而应当是无字易经和有字易经的统称。

易经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周易》也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它是在总结历代易经和前人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演进而来的,是易经发展的最高峰。《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同时指出,神农氏、黄帝、尧、舜、周文王均对易经有过深入研究、重大发展和经世致用。
《汉书·艺文志》也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说易经的发展经历了上古伏羲、中古周文王和下古孔子三个重大历史阶段。张政烺先生认为江苏海安青墩遗址骨角栖和鹿角枝上的易卦刻文,是易卦的早期形式。这时的卦是没有文字的,称之为数字卦或无字易经。江苏海安青墩遗址距今5000多年,而乐贵明先生考证庖犧氏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463-前4344年,距今6000多年,因此梦见打井,伏羲时代“作八卦”是可信的。

《周易·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记载的伏羲先天八卦长笛指法表,直观的显示了伏羲时代先民的宇宙体系、天体运行规律、中国地形图,发现了宇宙旋转、天圆地方、海陆构造、太阳黑子以及月球反射太阳光等,把天地之间的运动统一起来,显示了先民的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唯物思维、科学思维,是对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集大成者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至少在伏羲时代,中国人已经是一种非宗教的理性主义,那时的社会已经没有让神、上帝等笼罩控制,而是理性的用易卦这样一种逻辑符号去抽象表达神秘的“第一推动”。
历代易经的发展者、诸子百家及以后的哲学家、思想家、学者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即使在唐宋以后中国社会深受佛教、道教影响的情况下,也在学术思想中贯穿着非宗教理性主义,创立、发展着各自的学说,从而确保了中国传统社会没有出现宗教狂热和神权至上。
《周易》六十四卦以及《周易·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记载的文王后天八卦,则将注意力从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扩展到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天文、数学、物理、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水利、医学、艺术、建筑等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使它们形成了内在联系一致、标识独特显著的浑然一体。

中国古代的先民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主要是编订历法,因而对太阳和太阳系诸天体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天体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有规律的运行,宇宙是理性的,从而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创立了八卦(易经)。易经起源于天文,是先民研究宇宙体系和天体运行规律的学说,当然,那时的宇宙体系和天体运行规律主要是太阳系和太阳系诸天体运行规律。
《周易》曰:“县象著明,莫大于日月”《尚书·尧典》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距今约4100-4000年、大约相当于尧在位时间的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遗址,证明了《尚书·尧典》这句话的真实性,而陶寺古观象台遗址是我国发掘出土的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它测量日影以及制定一个太阳年20个节令的历法的准确性、成熟性、科学性,充分证明,对太阳及太阳系运行规律的研究在此之前的更久远的年代已经开始了。
其实,卦、易两字本身即与研究太阳及太阳系运行规律有关。《说文解字》曰:“卦者,李清照简介推究其晷景也”,晷景即指测日影,而“圭”“卜”也是测量日影的象形表述;《说文解字》引《秘书》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河珠熙”古代中国天文学在天文观测、编订历法、仪器制作等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一直到欧洲文艺复兴之前,保存着人类历史上最早、最精确、最丰富的天文现象记录。天文和历法也一直在传统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甚至,“颁正朔于四方”是一个王朝成为正统的标志。

通过对宇宙体系和天体运行规律的研究,中国先民们创立发展了易经,形成了易经非宗教理性主义。易经非宗教理性主义认为:一、宇宙是永恒发展的。《周易·系辞上》曰:“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二、宇宙是普遍联系的痴婆子传。《周易》64卦384爻以及基于此的无限性和关联性,生动的展示了万事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三、宇宙是受规律支配运行的。《周易·系辞上》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巫门传人。”《周易·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柏原崇近照,有地道焉。”四、宇宙是辩证统一的。《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byrbt。”“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五、宇宙是理性的。《周易·系辞上》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参赛作品
缘遇《诗经》 深味《诗经》:文心、史感、哲思的合一丨参赛作品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独行时的一盏心灯丨参赛作品
打禾:一束遗落田间的稻穗 一分温暖人心的关怀丨参赛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
更多转载需求请联系腾讯儒学官方QQ3210187736。亲近儒家文化成就君子人格投稿或合作请联系:3210187736@qq.com或致电010-62671188转31667微信号:ruxue_qq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