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内外五行 视频介绍(必看内容) 【五台山云游】-常乐书院
五台山介绍
【东台】 五台山山名。亦名东台顶、望海峰、研伽罗山,五台山五大主峰之一。位于台怀镇以东10公里,台顶高度海拔2795米。远望山形,犹如一只站立的巨象。居顶环视,又似一个特大的龟甲,面积100余亩。台顶建有寺庙,称望海寺。寺内主供聪明文殊,属文殊菩萨的五大化身之一。东台山系旧有佛教灵迹26处,分别为那罗延窟、笠子塔、观音坪、华严谷、枣林、五王城、天城、大会谷、华林、温汤泉、马跑泉、龙泉关、1日路岭、铁铺、栖贤谷、观音洞、化竹林、青峰、现圣台、明月池、石佛岭、漫天石、研伽罗山、黄巍岭、观来石、紫府。古人咏诗赞东台说:"攀岩耸步上层峦,身世悠然宇宙宽。一望沧波迷大海,遥瞻紫气接长安。丹峰隐隐霞光映,碧树重重月影团。怪道阴云生石洞,从知灵物此中蟠。"
【北台】 亦名北台顶。旧指大黄尖山,今指叶斗峰。也称云雾山。系五台山五大主峰之一。
今北台位于台怀镇北5公里,台顶高度海拔3058米,嘱五台山群岭中的最高点,也是华北地区最高的地方,素有“华北屋脊”美称。
远望山巅,呈马鞍型,佛教喻其为一身双头的共命鸟。台顶建有寺庙灵应寺,主供无垢文殊,属文殊菩萨的五大化身之一。
北台山系旧有拂教灵迹24处楚幽王,分别为黑龙池、说法台、隐峰塔、生陷狱、罗汉台、华严岭、楼观谷、金刚窟、白水池、五郎祠、玉泉、紫霞谷、龙门、金沙泉、仙人庵、九女泉、藏真谷、大黄尖、卓锡泉、文岫山、憨山、宝陀山、秦戏山、品字泉。古人咏诗赞北台说:“高台天际郁崔嵬,几见山僧杖锡回。幢影翻时陵日月,钟声鸣处隐风雷。身依北斗怀宸极,面对南山献寿杯堀越二郎。冰积万年消不尽,何时穷谷起飞灰?”
【中台】也称云雾山。今指翠岩峰,也称平顶山。五台山五大主峰之一。
今中台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台顶高度海拔2894米。 远望山形,犹如一只威武英烈的雄狮。台顶面积200余亩。上建演教寺,取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演教说法之意。寺内主供儒童文殊像,为文殊菩萨的五大化身之一,属儒佛合流的典型产物。
中台山系旧有佛教灵迹32处,分别是灵鹫峰、甘露泉、大宝塔、佛足碑、文殊发塔、般若泉、杂花园、凤林谷、西天洞、梵仙山、井沟、杨柏谷、九龙冈、令公塔、竹林舍利塔、竹林小像、清凉谷、古清凉、清凉石、清凉泉、罗汉洞、清凉桥、万年冰、寒山石、玉花池、伽蓝沟、万圣澡浴池、太华池、祈光塔、台中舍利塔、狮子窝、裟罗树。宋人张商英诗咏中台说:“中台岌岌最堪观,四面林峰拥翠峦。万壑松声心地响,数条山色骨毛寒。重重燕水东南阔,漠漠黄沙西北宽。总信文殊归向者,大家高步白云端。”
【西台】亦名西台顶、挂月峰,五台山五大主峰之一。
西台位于台怀镇以西13公里,台顶高度海拔2773米。远望山形御朱门,犹如一只翩翩起舞的开屏孔雀。台顶平广,面积近60亩,建有寺庙称法雷寺。法谓佛教义理,雷谓自然界之雷声。法雷喻佛法如雷,能使芸芸众生觉醒。寺内主供狮子文殊,狮子本为文殊菩萨座骑,表示威猛剐烈。
狮子文殊,含有狮子说法,声吼如雷之义,与法雷寺名相呼应。
珂兰葵尔瑞狮子文殊,霭于五台山文殊菩萨的五大化身之一。
西台山系旧有宗教灵迹17处,分别为魏文人马迹、八功德水、二圣对潭石、狮子踪、牛心石、文殊洗钵池、泥斋和尚处、鸟门、龙窟、石门、李牛谷、禅堂沟、峨谷、秘魔岩、萨捶崖、龙洞、香山。古人咏诗赞西台:“重峦律曰c倚青苍,绀宇参差八水旁。欲向法门探上乘,闲来净土即西方。泉飞石壁三衣湿,花吐金莲万壑香。指点诸天僧话久,峰头明月已生光。”
【南台】亦名南台顶。继指古南台,今指锦绣峰,也称仙花山。五台山五大主峰之一。
今南台位于台怀镇南20公里。五台山其它四台为连绵起伏的一列山脉,唯南台另为一峰。台顶高度海拔2485米,属五台之中较低的一座越南浴血战。远望山形九天剑尊,犹如一匹卧马。立于山巅,又觉站在覆盂之上,台顶面积200余亩,建有寺庙普济寺,主供智慧文殊,属文殊菩萨五大化身之一。
南台山系旧有宗教灵迹21处,分别为仙花山、普贤塔、古南台、古罅与神龟、石城、白龙池、插箭岭、万木坪、龙宫圣堆、圣钟山、圣僧崖、古竹林、臆阳岭、志公洞、法华洞、七佛洞、千佛洞、金阁岭、天盆谷、蛇沟、海螺城。古人咏诗赞南台说:“南台孤耸隔诸台,极目氤氲瑞气开。花满重岗堆锦绣,岩藏湿雾锁莓苔。千寻宝刹摩云出,百道飞泉带雨来。欲证菩提何处是,暂从法地一徘徊。”
【镇海寺】台怀镇南清水河西侧就是镇海寺,距台怀镇10里,海拔1600米。 寺院坐落在"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左右两侧环绕的山峰,犹如两条飞龙落下河谷,拱背弯腰,腾挪围抱;相传,镇海寺对面山底原有一个海眼,说不定什么时候,海水喷涌而出,冲毁田地,淹没村庄。文殊菩萨造福众民百姓,便将一座佛塔置于海眼之上,镇住了泛滥的海水。后来就在这里建了寺院,称为镇海寺,那座塔,就叫镇海塔。章嘉活佛是一个黄教中历代沿袭的佛位,自清朝康熙皇帝后,被历代皇帝尊为国师。第15世章嘉活佛名叫饶补达尔计,住北京松竹寺,每逢夏季,来五台山避暑坐静。他看到镇海寺风景优美,来山期间常在这里居住,后来又将镇海寺表庙改为黄庙。章嘉饶被尔计乾隆年间圆寂于北京,后灵骨运到镇海寺,始建墓塔。以后各代章嘉,均常住镇海寺。
在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山腰。此地两山夹峙中,中峰徽缓,古柏苍翠,山花遍野,风景颇为秀丽。寺侧清泉,长流不息,名曰海底泉。相传此泉即为海眼,龙王九子贪恋民女林志鑫,横溢成灾,文殊发觉降大锅镇之崔菲菲,后人于此建寺。名曰镇海。 黛螺顶介绍
【黛螺顶】黛螺顶原先叫大螺顶,因这座小山形似螺丝而名,后因山上的树呈黛色,所以也叫黛螺顶。 相传乾隆多次来五台山进香拜菩萨,因天气不好都没能上去,就对黛螺顶的青云和尚召来,说他五年以后再来,要他想出一个即不用登台顶,还能朝拜五方菩萨的办法。到了第五年青云和尚还没想出办法。当时寺院里有个小和尚栓柱因偷吃供品被青云和尚抓住,青云和尚没有处罚他,而是限他三天之内想出一个不登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的办法。到第三天,栓柱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模仿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合塑于正殿。乾隆于1786年来此殿进香,朝拜了五方文殊,非常满意。 熏螺顶是一座风光如画的古寺。该寺与台怀镇只隔一条碧水如练的清水河。站在河畔石拱桥上仰望山顶上的黛螺顶,即使是晴天丽日,也总是翠霭浮空,山岚飘拂,红墙掩映,恍若仙境。"茂林丛中松千尺,百鸟喧时鹤一声。"写尽了古刹的高雅与清静。黛螺顶,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处与该山峰同名的黛螺顶古刹,相当于一幢130多层高的摩天大厦,也是够高危的了,要想登顶,绝非举足之劳。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条件从三条途径中首选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长108米,净宽2.2米,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起名叫"大智路"。关于这路名和台阶的级数,都与佛教常识有点关联。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在诸菩萨中智慧第一,故又称"大智"文殊。大智路由此而得名。 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四圣。佛教将佛与众生分为10大类,总称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来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烦恼"等等。据僧人们讲,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五方文殊殿五方文殊殿,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四出廊,为中轴线上第三重大殿。殿坛上方供五方文殊像,从南到北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走进黛螺顶五方文殊殿朝拜,就等于登遍了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一样,也叫"朝台"。略有不同的是,亲登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叫大朝台。而因故不能去五座台顶朝拜的,到黛螺顶五方文殊殿朝拜,称为"小朝台"。说到"小朝台",这里面还有个颇耐人寻味的故事。相传,乾隆皇帝曾几次欲上台顶进香拜菩萨,但每次都因风雨所阻而未能如愿高恺蔚。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春,乾隆皇帝将黛螺顶住持青云和尚诏人行宫,问道:"听说你在中台顶演教寺住过20年,我怎么一次也上不了台顶,这咋回事?"青云和尚遂将五座台顶变化莫测的天气状况向乾隆皇帝细细禀告了一番。乾隆皇帝一听,便放弃了亲登台顶的打算。但又有点于心不甘,便向青云和尚说:"5年后朕再来时,既不登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你替朕办好这件事。"青云和尚倒头便拜.说:"贫僧记下了。"记下是记下了,可也把这位和尚给难住了奥乔亚。他焦心竭虑,绞尽脑汁,总想不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正在束手无策之际联金所官网,寺内有个叫妙慧的小沙弥因偷吃供品让青云和尚给逮住了。按清规是要重处的,可这次青云和尚没有处罚他拍手歌简谱,而是让他在五天之内,必须想出一个"不登台顶却能够朝拜五方文殊的好办法",如想不出必当受罚。到第三天,妙慧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青云和尚听了感到很满意。这个办法便是:模仿台顶五方文殊的塑像,将其集中汇塑于黛螺顶正殿之内。黛螺顶虽无台顶高,但在台怀寺庙集群之内,却是庙宇所占最高的一座山顶。人们攀山登上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确实能达到"既不登顶,还能朝拜五方文殊"的目的。乾隆五十一年春(公元1786年)三月,乾隆来此殿进香,十分欢喜地朝拜了五方文殊,而且欣然命笔.题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这便是"小朝台"的来历。从此之后,黛螺顶声名大振,来这儿"小朝台"的香客络绎不绝。那位当年偷吃供品的小沙弥妙慧后来做了黛螺顶的知客,协助青云和尚尽心尽力管理寺庙,最后成了一名弘扬佛法的高僧。
【菩萨顶】 山西省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格拉菲特,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 菩萨顶位於山西省五台山的灵鹫峰上,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具有皇宫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菩萨顶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时,称“大文殊院”。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僧人法云重建,称“真容院”。宋景德年间,真宗敕建,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变身女儿行。明永乐年间,真容院“敕改建大文殊寺”。明朝以后至今,一直沿称“大文殊寺”(又称“菩萨顶”)。 清朝皇帝、蒙古诸王公、西藏喇嘛也每每朝礼五台,一般都住菩萨顶,从而树立了菩窿顶在五台黄庙中的统领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康熙皇帝敕命“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只有皇家建筑才能覆盖黄琉璃瓦。菩萨顶覆盖黄琉璃瓦,反映其地位之崇高,此外,为保护这座具有特殊地位的寺庙,康熙又敕命“於菩萨顶前后山门设官永镇,把总(正七品武官)一员,马兵10名,步兵30名,守护香火供器”。在清朝,五台山的喇嘛教事务,除镇海寺等6所黄庙归章嘉呼图克图管辖外,绝大多数喇嘛寺则归驻节菩萨顶的扎萨克大喇嘛统率。菩萨顶寺院参照皇制式营造,殿宇上覆盖黄绿蓝三色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五台。菩萨顶和塔院寺航拍
【塔院寺】塔院寺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时独修了舍利塔才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起名塔院寺。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寺庙也因塔得名,习惯地称这为五台山白塔,把它当做五台山的标志。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寺庙也因塔得名,塔的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从产便简称其为舍利塔,或者习惯地称这为五台山白塔。这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当做五台山的标志。 在大白搭东侧,还有一座高两丈余砖构文殊发塔,外抹白灰,通体白净,状如宝葫芦。相传文殊菩萨显圣遗留的金发,就藏其中。大白塔底坐碹洞里有佛足碑。石碑上所刻佛足足印长1.6尺,宽6寸,足心有千幅轮相和宝瓶鱼剑图,十个足趾有华纹字。据下部碑文解释,释迦牟尼佛涅槃前站在一块大石上,对弟子阿难说:“我最後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见到此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唐玄奘取经时,把这佛足印也拓下带回,唐太宗敕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於祖庙。明万历王午年秋,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养在大白塔下。
【显通寺】在五台山台怀镇北侧。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规模较大,历史最古。寺周山峦起伏,寺内殿客巍峨,苍松翠柏,参插其间,一派佛教胜地风光。据《清凉山志》记载,始建于东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因寺侧有一大花园,赐名花园寺;唐武则天时曾改称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清又重修,形成今日规模。
在五台山诸寺中,显通寺规模最大,历史最古,俗称“祖寺”,朝山礼佛者,必先拜谒显通寺。
据记载,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略晚于白马寺数年,所以有人把它列为中国的第二座古寺。相传五台山与印度灵鹫峰相似,所以这座寺庙,初名大孚灵鹫寺。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任伯儒,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
他们之所以选中五台山,也是事出有因的,其一,当时五台山叫清凉山,佛经《华严经》里说,东方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案可据;其二,两位高僧看了五台山的地形,觉得与印度灵鹫峰极似,灵鹫峰又是释迦牟尼向弟子讲经的地方;其三,据说在两位高僧来以前,五台山已有一座佛塔。于是,五台佛国的奠基石——五台山第一座寺庙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连那座山也称作灵鹫峰了。
【罗睺寺】罗睺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东隅。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罗睺寺后殿中心装有远近闻名的"开花现佛",那是一套木构装置系统的圆形佛坛金秀琳,坛上中心装有一朵三米多高的莲花,四尊佛像坐于莲花瓣中,地下圆盘转动,操纵花瓣开合煤炭英才网,花瓣中四尊坐佛随花瓣之开合而或隐或显,故取名叫"开花现佛",成为寺内一大奇观。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伽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儿子取名罗睺罗。后来,罗睺罗15岁出家,成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罗睺寺就是为纪念释迦牟尼的儿子而建的。
天人眼中的金色界——五台山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诸佛菩萨郭家学,凡果后施化,无不具足无上智慧,特别是文殊师利菩萨,更是无上智慧的代表。因为文殊菩萨,是三世果上如来,在《首楞严三昧经》中说:文殊菩萨,过去成佛,名龙种上尊王佛。在《央崛摩罗经》中说:文殊菩萨,北方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在《宝积经》中说:文殊菩萨当来成佛,名普见如来。在《华严经》则说,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今为辅助释尊教化众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示现出生于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家,父名梵德,从母右肋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同等。因其出生时,家族中出现十种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萨,古佛再来,了了见佛性,因名妙德。《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言:‘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中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秋雨夜眠,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佛教传入五台山,史载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汉明帝请来的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了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传说中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白水喜,他二人遂产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但因当时五台山是道家的地盘,道家不会轻易地允许外来教派在此建寺。一个要建,一个不让建,这就需要借助于第三者来裁决。据《国史旧闻》记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于摩腾、竺法兰二人赛法。"在明帝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赛法"协议,即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洛阳焚经台)。其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烈火不烧"。可见,外来的和尚不但会念经,而且其经文也能经得起"千锤百炼"。印度二高僧因此也就获得了在五台山建寺的权利。接下来就是建寺地点的选择了。据《清凉山志》记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了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此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故决定在此建寺夜莺岛,并取名灵鹫寺。明帝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灵鹫寺"。"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扎下了根,并开始成为中国的佛教中心。(转自业净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