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连教科书都犯过的文史错误-桌游列国
1.从“范睢”到“范雎”
最近重新补番,看了一遍经典历史连续剧《大秦帝国》的第三部,发现一个弹幕讨论很多的点优淘屋官网,就是关于剧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范睢”的名字,这个到底是念“虽”还是念“居”。剧中的人物都管他叫“范sui”心雨简谱,但很多弹幕都纠正说应该念“范ju”。我想大部分发弹幕的观众应该跟我一样都是80后生人,因为在我们的课本里“远交近攻”的范雎并不是一个特别生僻的名字。人人皆会吟诵的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就包含这个“雎”字,这也并不是一个多音字,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把范雎的名字念错成范sui呢?
事实上这个锅应该由我们以前的教科书来背,在一档叫《掌柜说历史》的节目中我也曾听说过,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国的教科书里还把“范雎(ju)”写作“范睢(sui)”。请注意哦,其实“雎(ju)”和“睢(sui)”是两个字,而且它们都并不是多音字。睢(sui)字在我国古代时确实被常用作人名或地名,比如位于我国河南商丘的古城睢阳。也正因为如此,在古代抄写史书的时候就常常误把“雎(ju)”写成“睢(sui)”黄子珈,结果久而久之积非成是就成了“范睢”。
那么我们为什么肯定他就应该叫“范雎(ju)”而不是“范睢(sui)”呢?因为还有其他古代史籍中把“范雎”写作“范且”。是的,就是“而且”的“且”字,这其实才是一个多音字,它在古文中可以读作“居”如阳似丘,作为语气助词用在句末,相当于“啊”。也有部分古文中会把“雎”字简写成“且”,以此推断范且应该叫“范雎(ju)”而不是“范睢(sui)”,这也已经成为最近三十多年来的学界共识。
2.“地动仪”是高科技还是装饰品
第二条来说一说我小的时候(90年代)教科书里还存在的一个错误——地动仪。我依稀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东西时甚至不是在历史课本,而是在我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就是专门详细介绍地动仪的,还配了一张彩色的实物照片。这篇课文中说地动仪能预测地震的发生及发生地震的方向。壶身的八条龙对应八个方向,哪个方向要发生地震,哪个方向的龙嘴中的珠子就会落到下方蛤蟆的嘴里。我小的时候读到这就有点疑问,因为它只说可以预测哪个方向发生地震,但并没有说明范围,我当时还自行脑补,可能是范围远近也跟地震的强度相关。长大一点之后才了解到,原来以现代的科学技术,要准确预报地震最快也只能在5~15分钟之内,而在将近两千年前的我国古人就能做到,这简直不可思议。
后来终于出现了一波“扒地动仪”的热潮,先是说地动仪其实只是能“报告”地震,而不是预测地震,并且“报告”的准确度也并不是很高,照片中那个“地动仪”并不是原物,而是后人仿制的。再后来有继续深扒说这个“地动仪”根本就是扯蛋的,都是后人的臆想,照片中那个“地动仪”也并不是仿制品,而只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装饰品而已。呃……这就非常尴尬了。听说现在“地动仪”早已被移出教科书了,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还认不认识这个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3.陋室铭的作者是谁
第三条你也一定不会陌生,我给你起个头,看看你还能背到哪,“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没错,这就是我上中学那会儿要求通篇背诵的古文《陋室铭》。那么请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鸵鸟油?你可能脱口而出——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啊。但实际上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学者对该文的作者是谁提出质疑。因为作为千古名篇,连唐代的时候《陋室铭》都居然没有入选刘禹锡文集,
林正宏而是取自大宋真宗年间的一本《闲居编》。部分学者认为是有后人假托刘禹锡之名而作的,其文风、经历及思想与刘禹锡都并不十分相符(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多处强行对仗,用词华而不实,文学修养并不太高难忘的启蒙,这点我倒是不敢随便苟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作者应该是唐代另一位诗人崔沔。网上有很多论述此观点的文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搜看看,虽然不算证据确凿,但也算有理有据。据说在现在新版教科书中《陋室铭》已经隐去了刘禹锡的名字,刘禹锡如果泉下有知的话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4.苏秦、张仪之间的故事
如果一定要用四个字来概括我国古代的战国格局,我会选择“合纵连横”这个词,而如果说起“合纵连横”就不得不提到苏秦和张仪。大家通常熟知的苏秦、张仪是一对同窗好友,都出自鬼谷子的门下(以前还通常认为鬼谷子是一个人,而现在已经普遍认为鬼谷子是一个学派或者一个培训中心了,因为“鬼谷子”的时间跨度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大家熟知的孙膑、庞涓也是鬼谷子的门下,这里就不赘述了)。其中苏秦以“锥刺股”的精神奋发,先成为主持“合纵”的六国之相。而后张仪前来投奔,还被苏秦智激而走,才后又到了秦国以“连横”来破“合纵”。
连太史公也在《史记》中采信了上述这种说法,但近代考古却发现,苏秦和张仪二人的活跃期其实相差了二三十年,而且是张仪在前,苏秦在后。与张仪的“连横”对着搞“合纵”的其实是魏国的“犀首将军”公孙衍,而苏秦只是他们的“后辈”。而且很多学者认为苏秦其实是个卧底间谍,目的并不是要帮六国合纵,而只是要帮燕国坑齐国。《大秦帝国》系列反而基本采用了这种更贴合真实历史的剧本,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同学推荐去看看。
5.曾国藩到底是好人坏人?
小的时候不管是看电视还是学历史,看到一个人物的时候总要先给他贴个标签——好人/坏人。事实上连我们的历史课本中通常也是这样做的天下第一狠,只不过表达的没有那么明显。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如果想告诉你这个人是个正面人物,那么就总是给你展现他伟光正的一面奋斗在初唐,对他的负面事迹或者隐去不写,又或者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了;如果想告诉你这个人是负面人物,那么就把各种屎盆子、大帽子都扣在这个人头上,而且把他说得异常无耻无能。
很不幸,近些年来被捧成“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在我小的时候,还是历史课本中那个暴力镇压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倡导了失败的“洋务运动”、在“戊戌变法”扮演了顽固的“守旧派”、腐朽封建的清王朝的爪牙、签订了无数卖国条约的李鸿章的老师... 这些标签给我儿时留下了对曾国藩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近些年来猛烈地洗白有些猝不及防。现在各种讲座印度舞串词,各种机场书籍中都是对曾文正公极力地推崇和赞美,相信各位也多多少少都看过一些,我就不多赘述了。
实际上把各种历史名人都往伟光正的方面讲,已经成了近些年来各种讲座和书籍的潮流。秦始皇用苦徭重赋修建长城和宫殿成了“罪在一时,功在千秋”的雄才伟略;王莽篡权夺位,然后劳民伤财一通胡折腾搞得天怒民怨,却成了“超越时代却遗憾失败的改革先驱”;朱元璋屠戮功臣也可以是时局所迫的无奈之选。反正没有伟人做错的事,只有你不懂的伟人心事武汉市司法局。这类人物还有很多,这里再简单说两个现代洗得最白的——李世民、王安石。
在我们绝大多数的现代国人眼中,李世民就是先贤圣君的完美典范鼻烟吧,文能治国安邦搞出了无人不知的“贞观之治”,武能平乱天下代他爹李渊统一全国咱俩没完,心胸为人更被后世推崇有加。但实际上李世民的历史形象以前并不比他表叔隋炀帝强太多,杀兄弑弟、逼父退位的“玄武门之变”这个事件已经被无限美化,但依然为后人诟病。李世民更是历史上第一个翻看并且篡改自己的起居录的帝王,删改了大量他的劣行,并且开创了这个极其败劣的先河庄妃轶事。李世民晚年更是昏庸无度,昏招频出,好在是李氏家族的帝王寿命都不长,死得早,才没把早前积下的这些功德都败光了,也算是万幸。更万幸的是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成古代的名君圣主,这才让新中国的学界对李世民多加溢美之词,多表功,不表过了。
同样洗白成功的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不论文学上的造诣,但论政治上的一番作为,王安石同样可以入选我们的历史课本。课本中他推行维新变法,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虽然最后遗憾失败至君宝,但依然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金晶恩。当你学到这儿的时候历史课本总会让你有意无意地感觉到,王安石的变法是像“商鞅变法”一样的伟大改革,只是皇帝昏庸,群臣或为私利或顽固腐朽,才导致这次的变法失败了,可惜啊可惜。而且以王文公之才学人品,不知道比商鞅高到哪里去了。
但实际上王安石的变法有很多弊症,无论是执行上还是制定上也都存在很多问题,加上当时全国多地遭受了严重的天灾,导致官民皆冤,连几位同样是大V的好友(司马光、苏轼等等)也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胶囊日记。而王安石却依仗宋神宗的宠信,坚持道“天变不足畏半身死灵,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番惊世骇俗之言最终也并没有帮王安石挽回局势,反而让他在历史上长期被定格成离经叛道、急功近利、苛政害民的失败变法者,也是直到民国时期才逐渐平反,再后来才变成我们课本中那个伟大的大文学家、政治家。我在此不敢有半点质疑王文公变法救国的拳拳之心,但结果上来说王安石根本不配跟商鞅、张居正等真正的变法改革家相提并论。
你在课本中还学到过哪些人物或事物草莓炭疽病,与你后来的认知见闻大相径庭的,欢迎留言与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