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为何饮食文化主题作品倍受追捧?-言之有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在历史中轮回。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度,不同气候、地理、历史、饮食风俗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中华饮食文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饮食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综艺节目、短视频、APP、微信公众号层出不穷,近日热播的美食综艺真人秀节目《中餐厅》,一经推出便吸引诸多关注和热烈讨论,美食类自媒体账号“日食记”的微博浏览量与视频播放量也一直居高不下,当大家在观看、讨论“吃”之外,他们还关注什么?
饮食文化的起源
中国人对于美食的热爱与重视程度不言而喻,闻名世界。前有古人的“几回光顾齿留香,美食名园耐品尝。花样繁多风味足,民间小吃韵悠长纽乐。”后有华裔美食家蔡澜先生的“人一生做的事,没有比吃的次数更多。刷牙洗脸,一天最多两次宝贝向前冲,吃总要三餐。”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关注和讨论饮食一直都是极其重要的。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菜系。在艺术设计、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侬本痴情,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说融合荟萃了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因此底蕴丰厚、内涵丰富。
在其后中国有史书记载的饮食文化历史中,更是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不胜枚举:从唐朝杨贵妃吃荔枝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到清朝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逃难时吃的小窝头,从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的“东坡肉”到民间老百姓秘制的“叫花鸡”,连大名鼎鼎的至圣先师孔子都都对美食念念于心槭树下的家,形容音乐好听,竟用不知肉味来比喻——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无论是文豪名家还是寻常百姓,饮食文化伴随着他们生活和创作的过程,不仅从饮食中果腹获得基本的生存养料,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延绵不绝的创作灵感。
互联网时代为何饮食文化节目受追捧?
1、民众餐饮消费水平日益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餐饮收入3353亿元,同比增长10.6%;1-12月份,餐饮收入35779亿元,同比增长10.8%。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美食消费额度也在不断上涨,对于美食的关注与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2016年情断西藏,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郭大建。也从侧面反映出,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与过去相比,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国人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也由过去的只关注温饱等生存问题,更加重视养生和享受美食。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多美食相关节目、短视频、直播等内容的产生,使得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美食的关注有了更多的渠道和平台。
2、互联网时代饮食文化变现形式丰富多样
无论是前两年火爆荧屏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是备受追捧的《日食记》小视频,在社交平台和现实生活中都收获了很多赞誉。其中百万瓦特,《舌尖上的中国》豆瓣评分获得了9.3的高分,《日食记》官方微博粉丝量已经达到了980万,一则视频的点赞和评论都轻松过万。我们不难发现,镜头对于美食的记录与展示已不仅仅是写实,通过特写、精致的配乐、色彩的对比,还有对于制作细节的刻画,都让观众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
早期的央视美食节目《天天饮食》还只是简单的分享做菜步骤和心得,新的互联网语境下,对于美食的展现和传达有了更多的内容。
李蕴桥更多短小、时常通常在5——10分钟之内的精致而又细腻的美食视频受到追捧与青睐。有格调又文艺的配乐加上叙事化的拍摄手法,直戳网民的内心,尤其是80、90后年轻人的喜爱。简洁、有质感的风格,迅速吸引关注,带来流量与商机。免费、付费的服务随之而来,烹饪的厨具、食物的原材料和调料都会出售,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链条。
3、饮食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情感寄托
在北上广等一二线上班的白领,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邂逅美食便是最好的治愈。“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这句听起来略显鸡汤和中二的网络流行语,也恰恰反映出身处快节奏都市的年轻人对于寻求压力释放出口的心境。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回到家按照美食APP或者是美食博主分享的菜谱做上几道健康可口的家常菜,陌生的城市里,和不属于自己的房间里也莫名多了烟火气,孤独的城市也会被滚烫的美食温暖。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开来的“丧文化”战斧龙,略带戏谑与自嘲,然而与之对比的是与此同时年轻人对饮食文化的依赖与靠近,与消极情绪形成反差与中和。做饭与吃饭成为了他们高压生活下的一个情感宣泄出口。
互联网时代传承中华饮食文化应坚守哪些原则?
1、挖掘中华饮食文化精髓,不盲从与模仿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题材记录片在海内外掀起热潮,2012年5月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片于2012年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2012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2012年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然而,与之对比的是中国版《深夜食堂》,翻拍自日本,收视扑街、口碑也是低到极点。情景的生搬硬套,没有展现出真正的中国风味美食,让观众失望与诟病。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汉姆斯有太多可以挖掘和表现的细节,《舌尖上的中国》也真是源于忠于表现传统的中国风各地美食与美食背后制作的故事打动人心。
2、强化版权意识,努力发展原创
近日热播的美食类明星真人秀节目《中餐厅》被指抄袭韩国综艺节目《尹餐厅》,对于观众的质疑,《中餐厅》节目组在媒体见面会上矢口否认,只承认借鉴经验。韩国节目的总导演在观看完《中餐厅》后发出“用心抄袭”的评价。暂不对节目是否抄袭下定论博斯绅威,但是一直以来综艺节目购买版权、抄袭风波不断,原本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华饮食,没想到以为美食题材的节目也没能幸免,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丰富多元、源于流程的中华饮食文化有太多可以取材和挖掘的内容黑帮之地秘籍。四川火锅、北京烤鸭、河南面食以及独具生活气息的中国大排档,有太多可以提取和展示的元素以及背后的饮食文化可供选择。只要选取新颖的创作方式、独具匠心的制作精神,中国自己的饮食文化类节目也会越来越好。
互联网时代饮食文化作品类型越来越丰富,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纪录片亦或是短视频,都应该抓住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深耕细作,利用互联网时代新的技术手段与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与创新精神结合起来。
参考来源:
中商情报网,《2016年全年餐饮收入35799亿元 同比增长10.8%》
36氪,《豆瓣9.2分的日食记,如何在食物中寻找有温度的故事?》
后台编辑:吕彤彤
校对:徐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