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自治县【视频】内蒙古绿水青山换新颜-掌读文摘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260

【视频】内蒙古绿水青山换新颜-掌读文摘

"我为改革开放点赞,我为内蒙古喝彩,我为祖国打call"No.23‖内蒙古经济变化
法政学院学生会2018-12-20
爱要大声说出来
“我为改革开放点赞黑道太子爷,我为内蒙古喝彩,我为祖国打call”------请不要吝啬对祖国和故乡的爱!
动动手指,传播温度。
爱国、爱家——为未来,为彼此,加油!
在留言区大声说出你的爱
为改革开放点赞!
为内蒙古喝彩!
为祖国打CALL!

40年光阴似箭,40年沧海桑田,40年万象更新。改革开放40年来,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占世界的比重持续提高,居世界的位次不断前移,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其综合国力的极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反应了社会现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规模。经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地位,国家甚至可以靠经济上的繁荣与强大悄无声息地在各领域的国际交锋中取胜。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发展的“奇迹”。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不但使我国富了起来,而且使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内蒙古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小皮匠登基,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74.2倍,年均增长11.7%,快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从1996~2016年生产总值增速连续21年增速快于全国平均增速,特别是2002~2009年连续八年“蝉联”全国各省区市第一,形成了“内蒙古现象”。
在这个过称中,以煤炭能源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内蒙古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0年来,第二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部工业增加值比1978年增长112.7倍,年均增长12.9%。经过40年的发展,一个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汽车制造、光伏发电、电子设备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战略性新兴产品产量不断增加。
目前,内蒙古主要工业产量产能跃居全国前列。2017年,煤炭、稀土化合物、煤制油产能产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云计算产业规模保持全国第一。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
按照规划,力争到2020年,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近年来,内蒙古城乡居民的收入构成从单一占比较高走向多元共同增长,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分配格局明显改善。从收入水平上看,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2017年达到了35670元。
与此同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城镇化的大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城镇化率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2017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了40.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03个百分点。2017年,内蒙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0%,高于全国同期的58.5%,位居全国前十。
在城市格局上,近年来,内蒙古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17-2030年)》,基本形成以呼包鄂城市群功能片区为引领,以锡赤通城镇带、呼伦贝尔-兴安盟城镇片区、乌海周边城镇片区为中心的,“一核多中心,一带多轴线”城镇发展空间体系,呼包鄂城市群已初具规模。
目前,内蒙古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改革开放40年来,大中小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区20个设市城市中,有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16个,旗县城关镇69个、建制镇388个,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请回答,2018年的你
是否会感叹40年的时代巨变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历经摸索,正在逐渐成熟

请回答,正在看这条微信的你
是否会感叹生活又发生了新变化
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你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请回答,年轻的你
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接棒父辈,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奋勇争先


改革发展的巨轮破浪前行
提醒着每一个你和我
为了梦想必须继续拼搏
为了梦想必须从容坚定
为未来,为彼此,加油!
留言区
40年,祖国尚好,你的内心,是否早已积攒了无数肺腑之言?
请跟我们一起为改革开放点赞、为内蒙古喝彩、为祖国打call!把你对祖国开放的影响,把你对祖国的承诺,把你溢于言表的壮志添加到留言区!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对祖国的寄语。
各位师生还等什么
快来一起为祖国打call吧~
探秘 | 走进内蒙古神秘的沙漠
内蒙古文旅资讯2018-05-15

提到沙漠,大家脑海中不约而同会浮现这样的画面:金黄的沙丘连绵起伏,辽阔的沙海一望无际,沙漠深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苍凉美景……
摄影/杨孝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坐落着几大连绵不绝的沙漠,其中有一座神秘莫测的沙漠,是内蒙古最大沙漠,也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这座沙漠初家晴,不仅有众多金黄色的沙丘,还有许多静谧透澈的湖泊。这座神秘的沙漠就是——巴丹吉林沙漠。

摄影/哈斯巴根
说它是内蒙古最神秘的沙漠,首先因为,这座沙漠颠覆了以往我们对沙漠的认知。一般来说,沙漠多是荒芜苍凉的象征,可在这里,湖泊与沙丘共存,相依相生,令人惊奇。其次,巴丹吉林沙漠的最高沙丘——必鲁图沙峰,是世界上最高的沙峰,比撒哈拉沙漠的最高沙峰还要高出70余米。再次,巴丹吉林沙漠降水量奇少,蒸发量巨大,可这里的一百多个湖泊却常年不减水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神奇的景致。

摄影/孙其俊

摄影/孙其俊
巴丹吉林沙漠的美,更是令人惊叹。每年在沙漠文化旅游节时,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往此地游玩。巴丹吉林沙漠不仅有“沙漠珠峰”,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站在巨大的沙丘下,听着沙子唱着歌,向另一座沙丘飞去大荒武神,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感受十分独特速球投手。

摄影/孙其俊
看完金黄巍峨的沙漠高峰,听过会唱歌的鸣沙,巴丹吉林沙漠的另外三大奇景——湖泊、古庙与神泉,也值得你领略一番。在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部,沙丘之间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约有144个,但湖水多为咸水,不能供人畜饮用,湖泊周围生长着一些茂密的沙生植物疟疾怎么读。

巴丹吉林沙漠里还有许多泉眼,其中一个名为庙海子的湖泊,据说拥有一百单八泉,泉眼密布,泉水汩汩。在这个海子边,有一座建造于1755年,留存至今的藏传佛教寺庙,背倚沙山,面朝湖水,被称为“沙漠故宫”。据说,庙海子里有一处泉眼,与这座寺庙有神秘莫测的关联,每当寺庙诵经时,这个泉眼就会流出泉水,而诵经停止后,泉眼的流水便悄然停止。

摄影/孙其俊
巴丹吉林沙漠的神秘莫测和美丽变幻,使得这里常年游客不断。自然界有许多神奇难解的谜题,吸引着我们不断探索,巴丹吉林沙漠就是一例。不过,尽管这里的风景独具特色,面对不断沙化的现状,我们还是希望有一天,绿色能够遍布这里更多的地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能够越来越好。

来源:新华融媒走四方
责任编辑:海日罕
呼伦贝尔景色简述赏析
我们爱旅游2018-06-14



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这里夏季气候宜人,空气净透,是避暑度假的胜地,呼伦贝尔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现存最丰美的草原牧场,拥有最纯洁的蓝天、白云和最优质的牧草,是草原摄影的胜地。除了绝美的风景,草原上还能骑马、骑骆驼,观看摔跤、赛马末代皇孙,吃草原风味“全羊宴”,尽情的体验游牧民族独特风情。



白桦林景区
白桦林景区距额尔古纳市市区40公里处。传说成吉思汗的千军万马途经此地时,认为这是吉祥的化身,并在这里驻足休憩,安营扎寨;而来这里采伐的俄国人在赞叹她美丽的同时亦放下屠刀,于是,一首优美动人的俄罗斯歌曲《白桦林》应运而生并传唱多年。 白桦林景区占地面积近1000公顷,是距市区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被誉为“纯情树”的白桦树婀娜多姿,笔挺的枝干仿佛深入天空。白桦树是额尔古纳的市树,额尔古纳的白桦林与别处不同,洁白的树干仿佛继承下了欧洲的血统,枝干上的稀疏黑色仿佛从天空落下的黑色雨点,风干在枝干上。白桦树的用处十分广泛,桦皮可以做屋顶防雨材料,又可以引火,是制作桦皮画、桦皮饰品上好原料。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北部,西部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边境线长约75公里,辖区总面积约2068平方公里,总人口2400人,其中俄罗斯族占80%,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还建有中国第一家俄罗斯族民俗馆。馆藏展品423件,除了动植物标本和民间文艺作品外,几乎每一件展品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民俗馆囊括了俄罗斯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不同侧面诠释了俄罗斯族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及其厚重的俄罗斯族原始文化,是中国俄罗斯族生活史的生动再现。



室韦 —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
室韦是蒙古族祖先发祥地,室韦魅力名镇景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大兴安岭北麓,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总面积4351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36.4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85公里,东西宽约115公里,距拉布大林镇161公里。室韦是最具现代气息的边陲小镇,华俄后裔家庭建筑都是经过人工修饰而成的,目的是开展家庭旅游,既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又可以体验俄罗斯族独特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蓝天、绿草、白桦林、神秘的玛瑙草原,时缓时急的河水养育着亚洲最美的湿地,也养育着这里的勤劳人民。肥沃的河滩上走出了伟大的蒙古民族,温暖的木刻楞房子,现在是华俄后裔的繁衍之地。黄皮肤男人的智慧和蓝眼睛女人的热情造就了室韦,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存的范例”。这是cctv2005中国魅力名镇颁奖词,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获得了2005年中国十佳魅力名镇之一。目前,室韦家庭旅游已经成为呼伦贝尔的一个特有的旅游产品,景区内有100户左右的家庭开展了家庭旅游,使广大国内外游客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异国的风情。



临江 — 寻梦之源
在内蒙古和俄罗斯接壤的地方有一条河叫额尔古纳河,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以,签订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在河边有一个屯子,因当地人称额尔古纳河为江,故此得名“临江屯”。屯子不大只有八十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二是俄罗斯血统。那里的人淳朴、好客,世世代代守候着最原始的生活民俗,让我们避开庸俗尘世的干扰,独享宁静祥和的自然之光……置身于此,悉心聆听白桦林和黑桦林的悠悠呓语,在中俄界河边驭马长奔,穿越天堂草原呼伦贝尔和童话森林莫尔道嘎,体验俄式风情建筑,傍晚或小山上拍日落,或欣赏河边的牧归景象!



莫尔道嘎国家原始森林公园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首家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为93.3%。公园占地面积57.8万公顷,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其原始林区素有"落叶松故乡"之称,树种以落叶松为主,其次为白桦,山峦起伏,古木参天,植被丰富,溪流密布,处处展现幽、野、秀、新的风采,有着“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美誉。“冯小刚的著名影片《夜宴》曾在此取景、大兴安岭自然生态展示园、红豆坡、走堰松幽静猎人之路、览一目九岭、樟子松原始森林、落叶松原始森林等。


敖鲁古雅使鹿原始部落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坐落在根河市西部4公里处,以淳朴的民风、民俗和神秘的“驯鹿文化”而闻名中外,有“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的美誉。“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译音,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我国鄂温克族独具特色的一个群体,他们自300年前由列拿河流域迁徙到大兴安岭,常年居住在密林深处从事游猎生产,靠狩猎和饲养驯鹿生活,历史上被称为“使鹿部落”。 在与驯鹿世代为伴的历史进程中,在与各兄弟民族广泛接触、频繁交往中,鄂温克猎民创造和发展了独具魅力的“驯鹿文化”,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根河源湿地国家公园
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根河的源头,是中国极少数建在冻土上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公园总面积59,060.48公顷,其中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均有分布,总面积为20,291.01公顷。园内建有大兴安岭房车自驾车露营基地、野生动物观赏园、越野车环线基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野生浆果采摘基地、冷极湾河谷漂流、冷极弯观景栈道等景区景点。园内的“大兴安岭房车自驾车露营基地”荣获2012-2013年度“中国六大露营基地”的荣誉称号。湿地景观四季变化丰富,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环境绝佳,是您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最佳胜地。


亚洲第一湿地(又名:根河湿地)
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又名【根河湿地】根河湿地景区如诗如画,这里不仅能欣赏以白桦、灌木为主的观赏林带,还可享受除原始森林外所有的优美景色。漫步公园顶端,美丽的城市风光、宛若仙境的自然生态、蜿蜒曲折的河流流淌在湿地中央,天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道亮丽独特的旅游风景线,是久居城市的人们心灵停靠休憩的港湾。

黑山头镇
黑山头镇地处额尔古纳市西南部,距拉布大林60公里。西北部与俄罗斯普里阿尔贡斯客区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全镇面积1065.68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30公里,中俄水界长达86.7公里。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后,清政府在额尔古纳河设置卡伦(哨所),其中三卡、四卡、五卡、六卡、均在黑山头境内。黑山头镇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是一个以华俄后裔与俄罗斯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居住区。畜牧业是黑山头镇的一大优势产业,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全镇天然草场面积为111.8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1%,属天然草甸草原区和林缘草原区,是额尔古纳市最好的放牧场和打草场。同时黑山头有个著名的古代遗址“哈撒尔古城”古城为辽代遗址,另据记载蒙古汗国时期,额尔古纳河流域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撒尔封地。



满洲里 — 欧洲风情
满洲里(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欣赏异国情调的建筑,体验异国情调的生活,晚餐可品尝俄罗斯大餐同时欣赏俄罗斯歌舞表演。【国门景区】登国门,俯瞰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小镇,41号界碑留影、参观中共秘密交通线遗址(“红色旅游路线”早期中共赴俄罗斯的秘密边境通道)、中俄两国会晤室、蒸汽火车头广场(毛泽东曾经乘坐过的专列火车头和朝鲜战场使用过的“米格”15型战斗机等);4A级旅游景区【中俄互市贸易区】;还有可参观世界吉尼斯纪录中俄蒙三国特色的【套娃广场】。


猛犸公园
猛犸公园以扎赉诺尔“猛犸故乡”文化为主题,2013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会员会,授予国家4A级景区,2013年荣获基尼斯"规模最大的猛犸雕塑群”。公园内的【扎赉诺尔博物馆】是呼伦贝尔境内最大的博物馆,内有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厅、呼伦湖生态湿地厅、扎赉诺尔煤炭厅三个展厅,是呼伦贝尔蒙元文化的又一集中展示地。



呼伦湖
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亦称札赉诺尔,意为“海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呈不规则斜长方形,长轴为西南东北向。呼伦湖面积2339平方公里,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呼伦湖也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这里有天鹅、海鸥、鹤、鸭、鹭等二百多种珍稀鸟类;每年“五一”前后,是很多野生鸟类过境停留的时间,此时泛舟湖上,静观鸟飞鱼跃,不失为一件惬意十足的事情。呼伦湖有八个著名景区:水上日出、湖天蜃楼、石桩恋马、玉滩淘浪、虎啸呼伦、象山望月、芦荡栖鸟、鸥岛听琴。



海拉尔 — 草原明珠
海拉尔市看点有三处分别是:【呼伦贝尔古城】又名呼伦贝尔城,位于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正阳街一带,始建于1734年。【哈萨尔大桥】坐落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伊敏河上。是呼伦贝尔市地标性桥梁、道路景观工程,同时还是呼伦贝尔市与海拉尔区两级的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是内蒙古地区首座高塔大跨度斜拉桥。 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北山遗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是日本关东军为进攻苏联扩大侵略战争,在中国东北中苏边境设立的14处要塞中最大的两处之一。1934年6月开始构筑,1937年末竣工。海拉尔河北岸还有在修筑海拉尔要塞结束时为保密而枪杀活埋中国劳工的“万人坑”,记录着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内蒙工程』将黄河水引进内蒙古大沙漠效果会怎样呢?当地人:效果景观了不起
睛彩西部1周前
将黄河水引进内蒙古大沙漠效果会怎样呢?当地人:效果景观了不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类给地球带来的污染是很大的, 我们地球上很多生态系统都遭到了破坏,很多树木被大量乱砍乱伐,现在人类也已经意识到生态被破坏的严重性了,所以开始注重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众所周知,黄河是孕育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黄河在汛期的时候很容易引发洪水,这给周围的居民造成了生活上很大的不便。

不过后面有人提出了饮水治沙的建议后,不仅让周边的居民的生活得到了安全保障,也让沙漠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有相关技术人员研究了多年的技术后,实行了一个不破坏黄河的情况下还能治理沙漠的事情杨宇平,那么将黄河水引进内蒙古大沙漠效果会怎样呢?当地人:效果景观了不起!

有驴友对此感到非常好奇,便来到这片沙漠参观,驴友从周边居民的谈话中了解到,自从这片沙漠引入黄河水之后便开始焕发生机了,目前这是已经成为世界文明的绿洲了。而这片沙漠,就是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它占地面积约为1.39万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从当地人那里,驴友了解到,原来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形内侧的顶端,这片沙漠在有了水源之后,当地人便开始大力种植树木,据统计,这片沙漠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绿化了,并且还有湖泊和柳树,很多人都觉得这片沙漠变绿洲的愿望将要实现。

很多游客都在夸赞当地人的同时,都没有想到黄河水引进沙漠原来这么奇特。对于环境好转起来的沙漠,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如今,想要来沙漠旅行的人也越来越多。黄河是引入沙漠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

近年来我们国家治沙的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好,很多沙漠都得到了改善,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吗?如果有机会,你想不想到库布齐沙漠看看呢?
版权声明:来源:百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连通黄河大“几” 字,治理毛乌素沙漠,填补流域空白
原创:一条人文的史努比Booker不客2018-04-01

地图上的新思路 世界中的新见解
微信公众号:Booker不客
NO.11
作者:一条人文的史努比
审稿/制图/编辑:不客
黄河以“几”字形身躯横卧华夏,滋润北方大地,孕育千年文明。长达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养活数亿人口,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身处千年环境变迁,黄河在哺育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后伤痕累累。当我们聚焦黄河流域图时,一个巨大的空洞呈现在我们面前,黄河流经内蒙古高原途中,历经两次大拐弯,形成了现在的黄河大“几”字。

我们不一样
在大“几”字的外围,密如毛细血管的黄河水系造就了富饶的河套平原,它犹如塞北明珠点缀在广漠的高原,而在几字形内部,则是荒凉贫困的且面积多达6.08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与河套平原形成鲜明对比。

没错!这就是以前的我
其实历史上的毛乌素,并不是现在的满眼荒凉,公元5世纪,毛乌素南部也就是今天靖边县北的白城子,曾是匈奴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当时毛乌素牧草丰茂,河水清澈,是牛羊遍地的牧场。而在此后无休止的开垦和不合理利用中,加之气候的变化,毛乌素自唐代开始积沙,至明清时已是茫茫大漠。在这一两千年的时间里,由草原便成了现在的沙漠。占据高原的毛乌素,曾威胁着位于它东南部的榆林市,使得这座城市不断面临着南迁的窘境。而每年通过流经它的支流,又像黄河输入大量的泥沙。因此而起的沙尘暴,层出不穷的在塞北上演。那么,我们能让富饶代替荒凉,沙漠变成绿洲吗?
治沙之要在于水。治理毛乌素,我们有先天优势,黄河环绕周围,治沙之水黄河来,所以,我们设计把黄河连通起来,但这就不得不考虑毛乌素沙漠及周围的地形情况,而当我们放大视野,就会发现毛乌素沙漠整体位于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而广阔平坦,高差较小,是内蒙古高原最大特点。

流经晋陕边界黄河段的西侧,分布着两条较大的支流窟野河和无定河,这两条河都是西北东南走向,窟野河全长242公里,无定河全长491公里,两河都流经毛乌素沙漠,这就为我们连通大“几”字提供了部分天然河道,如果我们连接窟野河源头到黄河后套段,并称之为北部水道。再连通无定河上游到黄河“几”字形西面长156公里的都思图河,称其为南部水道。那就会形成两条流经毛乌素并且大致平行的水道,对比毛库布齐和乌素沙漠整体上南北较为狭长的条状分布,横向穿行其中显得不太合理,所以,顺应毛乌素沙漠走向,将两条水道连通起来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如果我们再将南部泾河也一并连通,这条叫它“中间水道”,使三条水道整体呈“干”字形,那整个沙漠就都能方便取水了。

我们可以想见,当黄河流经几字形西河段时,一部分水由南部水道流往毛乌素中部,满足中部治水需求,又有一部分由北部水道流入库布齐沙漠,满足北部治水需要。最后南北两水道通过窟野河和无定河重新汇入黄河几字形东段。而有一部分水也会通过中间水道流入毛乌素南部,为南部沙漠的治理带来充足的水,治沙之余的水当然也不会被浪费,通过泾河再次汇入黄河。实施“几”字工程,北部和南部水道都有部分天然的河道,所以实际可开挖的约有335公里,中间水道大约400公里,全段需要人工开挖,只不过在相对平坦的内蒙古高原施工,应该不会太难。
荒漠变绿洲,这是几代人的梦想,当草原再现于荒漠时,它们集中连片,聚众成原,造就出一片水分涵养草原,实现几代人沙漠变绿洲的梦想。于是,小溪从他们脚下发育,然后汇合成数以千记的河流,最终汇入黄河关岭自治县,黄河将增加6到7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原本空白因此被填补,黄河流量同时大大增加。树木犹如铺开的大网,网住了松散的黄土,使得松散的黄土不易流出。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

治沙过程中造成很大的水资源浪费,一直是工程师费解的难题,在如今面临断流危机的黄河面前,寻找水的循环利用或者充分利用可能不失为一种巧妙的方法,而连通大“几”字,治理毛乌素沙漠的水来源于黄河,最终剩余的水又汇回黄河,实现了自然力高效运转,满足了中下游灌溉用水,减少因治沙过度引水造成的黄河水量下降甚至断流现象的发生。当然,我们承认,连通大“几”字,短期会带来黄河水量减少、泥沙增多等危害,但如果我们放长眼光,长远来看,随着毛乌素和库布齐沙漠的改善,注入黄河的水会逐年增多,而泥沙量则会逐年递减。那时的黄河生态系统,面对环境挑战,将会更加成熟和富有活力。
远眺黄河,五千年的中国史扑面而来。连通大几字工程,改变因岁月累积而疲惫沧桑的面孔,让我们为黄河注入勃勃生机,使其在未来的中华大地上永远奔流不息。
一条人文的史努比
滞留如困兽
浪迹如游侠


从未将生活搭建在追求物质的欲望上,时至今日或者将来,我依然相信那些人类最为深邃的思想和灵魂,以及最感人至深的文学艺术。Booker不客jtbuke
地图上的新思路,世界中的新见解。
地图·历史·国际关系是我的标签。
功绩比袁隆平还大的沙漠治理专家---发明沙子秒变土壤技术
威海中医养生2017-12-16
说到易志坚,你可能不知道。但是说到他外界评价的人,你绝对不能小看他。“南有袁隆平,北有易志坚”。是和袁隆平相比肩的人,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是世界的福音。而易志坚的利用“胶水”将沙漠变成绿洲也将为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又创造的一项将沙漠变成绿洲的奇迹工程-乌兰布和沙漠绿化改造工程。乌兰布和沙漠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八大沙漠之一。
乌兰布和沙漠北至狼山,东北与河套平原相邻。东近黄河,南至贺兰山北麓,西至吉兰泰盐池,南北绵延170公里,东西延展110公里,总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

沙漠气候极端干燥,降水少得可怜,平均年降水量仅103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仅有150毫米,而降水量最少的时候仅有33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300毫米,可见干旱程度之甚。
沙漠对于环境的影响是严峻的,自古以来,沙漠变绿洲是人人一直以来的希望。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启动了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工作,令人可喜的是,如今,这片以荒凉和干旱著称的沙漠竟然长出了大葱、西瓜等蔬菜水果。
创造沙漠变绿洲奇迹的是参与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工程的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易志坚团队。将沙漠“变沙为土”是易志坚所主张的治理理念,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沙漠的形成是因为缺水,但易志坚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沙子不能保水保养料,这是导致植物极难存活的原因。
如何让沙子具备像土壤一样的力学结构呢?经过一年的研究,易志坚发现土壤颗粒之间存在一种“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的功能,这也是土壤能做到存储水分的原因。如果沙子也能具备这种功能,那么种植植物就有了很大的存活可能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2013年易志坚团队研究出了一种植物性纤维黏合材料,通俗地理解,它就是一种神奇的植物“胶水”,这种黏合材料放入沙子中,再加水搅拌,就会在沙子颗粒之间形成一张具有弹性的细密的“网”铁铠冥魂,这网可以使沙子变得像土壤一样,能够进行自我修复。

“胶水”创造的奇迹,让沙漠有了变成绿洲的希望,使用“胶水”改造后的沙土,水分下渗缓慢,基本具备了种植作物的条件。甚至,易志坚团队在沙漠中辟出3000亩试验田来种植水稻,丰收的时刻证明了他们的成功,这也是在世界沙漠治理史上的一项奇迹工程。这不但是中国的福音也是世界的福音。
中国每年治理沙漠,真的有效果吗?答案出乎意料
荒漠绿化2018-07-23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多样化。同时,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眼中的国家之一。其中我国的沙漠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等。
对于很多人来说,沙漠是一块荒芜地区人烟稀少,但对于徒步爱好者来说,沙漠地区是他们的梦想之地,在沙漠有着壮观秀丽的景象。姜一郎但对于土地管理来说,沙漠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就已经有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完全沙化,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生活环境惨遭破坏。
于是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国家颁布了一条《防沙治沙法》,针对沙漠沙化等问题,对防沙治沙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在治理沙漠、保障措施等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规定,我们国家也走向了治理沙漠的道路。
据相关数据表明,我们国家每隔五年就会开展一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检测工作,在2013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开展第五次检测,结果显示:截止到2014年,我么国家荒漠土地面积为261.16万平方公里,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20%,沙化土地面积有172.12万平方公里,占了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2%。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20.37万平方公里,占沙化土地面积的11.8%。
由此看来,我们国家治理沙漠九族文化村,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如何有效的治理沙漠沙化,一直以来都是世界难题,而我们中国,也不断的创造奇迹。近年来,听到沙漠变绿洲的小心也频出不断,曾经的梦想也已经成为现实。
不仅仅如此,在曾经一片荒漠的内蒙古地区,竟然长出了70多种植物,玉米、小麦、蔬菜等等70多种植物在这里生长。还有宁夏的沙漠,如今的灵武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美不胜收,景区内绿树成荫,湖水清澈,你能想象得到昔日漫漫黄沙的模样吗?
中国日益发展,想必在未来的治沙道路中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来源:今日头条
加油吧,内蒙古!
人民网2018-01-29

2014年春节前夕,有一个让内蒙古2500万各族儿女难以忘怀的温暖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内蒙古,视察边防哨所,参加冬季那达慕,走进企业社区,看望慰问基层党员干部、福利院的儿童、困难职工,立足内蒙古独特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发展脉络,对内蒙古长远发展提出清晰的战略指引。

4年时间里,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积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深情嘱托言犹在耳。内蒙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锐意进取中交出了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答卷。
稳中求进,加油干!

时间勾画年轮,记录下奋斗者前行的足迹。
内蒙古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问题。曾几何时,内蒙古产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结构单一的问题突出。曾经,被誉为内蒙古“一煤独大”代表的鄂尔多斯,和煤炭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占比一度接近60%。
在考察内蒙古并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不仅为内蒙古经济转型发展“把脉”,还开出了“药方”:推动转方式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推动转方式同延长资源型产业链相结合,推动转方式同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推动转方式同节能减排相结合,推动转方式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5个结合”的明确指示,内蒙古坚持稳中求进、不断创新,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导,交出一张亮点纷呈、效果卓著的经济发展答卷:2013年至2016年经济年均增长7.9%,工业结构由“一煤独大”转向多元化支撑,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发力,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写新篇。
今天,稳中求进,深化改革聚力新发展,内蒙古步履坚实:2017年全区化解煤炭、钢铁产能865万吨,商品房待售面积、规模以上工业成本持续下降……“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2017年全区农牧业喜获丰收,粮食产量553.68亿斤,牲畜存栏1.26亿头(只),稳粮优畜、为养而种的农牧业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底,全区绿色数据中心总装机能力突破100万台,居全国首位。
转型攻坚,加油干!
“哧哧哧……”2016年8月31日,伴随着切割机的声声作响,环保、能耗指标已不适应转型发展的包钢2号高炉进入拆除程序。这是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全国钢铁去产能中拆除的最大高炉,退出炼铁产能133万吨;这也是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调整产业结构的标志性事件。

过去几十年来,包钢为内蒙古发展立下赫赫功劳。如今内蒙古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包钢率先树起转型发展的旗帜。包钢以装备现代化、产品特色化、管理精益化、技术领先化、发展国际化为抓手,不仅终结了我区企业不能生产高端汽车板材的历史,也把高端产品出口到肯尼亚、印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包钢实现盈利6.2亿元,扭转了连续2年巨额亏损的局面。
伊利集团是一家知名乳制品企业。2014年1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食品安全保障和节日市场供应等情况。他强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放心食品混世小术士,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伊利集团深入推行品质提升、创新驱动和全球织网战略,产业及产品触角延伸至亚、欧、北美及大洋洲国家。
内蒙古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作为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伊利通过“企业+牧场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同周边众多农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帮助他们实现了产业化增收和就业增收。

呼和浩特市15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落成,项目全面投产后,能解决就业岗位3000多个,推动当地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随着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制烯烃项目投产,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五大煤化工示范项目在内蒙古落地,资源型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
用好科技创新的撬棍,内蒙古跨入以能源、化工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产业转型新时代。
创新驱动,加油干!
冬天的午后,占地1000多亩的中国电信内蒙古云计算信息园整洁静谧,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里的数据在这里集散,电子政务、手机客户端等软件数据在这里交互。“几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现在,这里建起了1万多台服务器机架。”穿行在这个亚太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信息园,项目经理崔智勇心情激动。

专家预判,电脑“心脏”住进“云端”的内蒙古新兴产业发展时代已经到来。培育新的增长点,内蒙古进行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深远谋划: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财政基金支持新兴产业投资;完善振兴蒙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出台政策支持新兴服务业发展;去产能,为新兴产业投资腾出空间。
随之而来的,是内蒙古在前沿业态、新兴产业上面突飞猛进的大踏步前进。蓝宝石等新材料项目落地,稀土在高端汽车板材领域获得应用,新材料产业迈开新征程。新能源汽车项目破土动工,光伏发电、风电等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甩开新步伐。蒙医药材种植、产品研发、医疗保健等融合发展产业链初步形成,“驼血多肽高值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开发进程加快,生物科技产业展现新姿态……
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中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内蒙古的实践堪称浓墨重彩。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佛剑分说。”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内蒙古比以往更加坚定不移,比以往更加奔跑不息。

历史已经证明,内蒙古2500万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写就一份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答卷。未来还将证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新时代的内蒙古将绽放更为夺目的光彩。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