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俊杰谈“打比方”-大港小草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62

周盛俊杰谈“打比方”-大港小草

周盛俊杰善于打比方是一件很厉害的事。第一次感受到打比方的魅力,是高中时看到一篇关于钱钟书的文章,说有人读了钱老的书和文章,十分仰慕钱老,想登门拜访,钱老幽默回应,你吃了一个鸡蛋好吃,何必要找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一个比方,把想说的道理都说了,让人觉得既幽默又智慧。
历史上其实有不少经典的打比方,这里不妨略举几例。
1、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好多领导人引用过这句话。我读这句话,第一反应以为讲的是治国要举重若轻,就像烹一条小鱼一样。后来发现正好理解反了,小鱼容易碎,更要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说的是举轻若重。正确解释是,“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唐玄宗对这句话也作过注解: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看来,想做大事的人也应该经常做做饭,做饭中有政治,厨房中有真理。
2、舌存齿亡。这个故事发生在老子和他的老师常摐之间。据《说苑·敬慎》记载,常摐有重病,老子前去看望,问先生病这么重,有没有什么要教给我的。老子意思很直接,你再不教就要带到土里去了。常摐也很直接,说就算你不问,我也打算主动找你呢。常摐问:“路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为什么吗?”老子说这是表明不忘故乡。常摐又问:“看到又高又大的老树要上前,你知道为什么吗?”老子说这是为了表明敬老。前面几句话是铺垫,关键处来了。常摐张开嘴问:“我舌头还在吗?”老子答,在啊。常摐又问:“我牙齿还在吗?”老子答,没了。常摐意味深长地一笑:“你懂了吗?”老子答:“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又笑了笑:“呵呵。天下的道理都在这了,我没有其他什么教你的了!”这就是舌存齿亡的典故。老子后来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不争、柔弱胜刚强,看来是从他老师那学来的。这个故事还有很多版本,有好事之徒把主角换成了儒家鼻祖孔子向道家鼻祖老子求教。其实人并不重要,关键是思想。
3、逝者如斯夫。孔子也喜欢打比方,一次走在河岸上,望着滔滔不绝的河水,脱口而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如同奔腾的河水,一刻也不停歇。关于人生,后人还讲过很多,人生如歌、人生如戏、人生如棋、人生如酒、人生如旅途、人生如梦等等,都有道理。
有几个比方很经典。比如,苏轼说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好比“飞鸿踏雪泥”,来到这世界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总要留下点“指爪”痕迹,但飞鸿总是要飞走,留下的东西也就无需计算了。比如,南北朝时期曾写过“神灭论”的著名无神论者范缜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晃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人生譬如一树花”,大家原本在一棵树上,随风一吹,有的擦着帘子飘到了屋内席子上,有的却顺着篱笆墙飘到了粪池旁,本是同树生,遭遇却不同,因为人的禀赋不同、运气不同、机遇不同。还有人讲,生命像一束炮弹不断爆炸,炸成的碎片成为新的炮弹继续爆炸成碎片,在这种伟大的爆炸中展现生命的冲动。意思不太明白,但这个比方很独特。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比喻流行度很广,多用于形容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最早见于《荀子》,其中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到唐朝,唐太宗和魏征这一君一臣也多次引用过这个观点,在《贞观政要》中魏征明确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作为政治家,其实还是个打比方的高手。仅就治国而论,他就打过好几个比方。比如贞观五年,他对大臣们说“治国与养病无异”,天下初定就像大病初愈,更要小心保护,如果大意,情势就会急转直下甚至丧命。贞观九年,他又说“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强调统治者自己要清静稳固,不要东征西讨、四面出击,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贞观十五年,他又指着宫殿房子对大臣们说“治天下如建此屋”,房子基本结构定了,就不要随便乱动,不要折腾,今天盖、明天拆,对老百姓实在是烦扰。
5、党群关系。不仅古代的政治家喜欢打比方,中国共产党好多政治家也喜欢用打比方来说明道理。这方面例子很多,仅以党群关系为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就有好多种比喻。有学者专门做了梳理研究,包括鱼水关系、血肉关系、主仆关系、土地与种子的关系、孺子与牛的关系、工具与使用者的关系,等等。
6、围城。回到钱钟书,他老人家学问太大,好多著作大家只是知其名但入不了门,比如《管锥编》等,但有本小说倒是十分流行,就是《围城》。《围城》这本书尽情展示了钱钟书先生的幽默和智慧,书中有大量用打比方来阐述的哲理,可谓打比方之集大成。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书中是这样说的,结婚“好象金漆的鸟笼,笼外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好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围城,人生的好多事情都是这样。
7、铁屋子。这是鲁迅用过的一个比喻。发生在他与钱玄同之间的一次争辩。钱玄同劝鲁迅写点文章,鲁迅反问他;“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来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了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回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鲁迅好像被钱玄同说动了心,“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这一动心不得了,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一篇短篇小说就诞生了。
8、洞穴囚徒。中国人喜欢打比方,西方人也不例外。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讲了一个很有名的比方,号称“洞穴囚徒”。柏拉图说:有一条长长的通道连接着洞穴和外面,阳光照进来,在一个地下洞穴里,住着一些人,被铁链锁着,不能走动也不能回过头去。身后稍远处有一堆火,有一堵墙在火和囚徒之间,在矮墙靠近火堆的那边,躲着另一些人,手里举着各种木制的或石质的偶像,这些人有的边走边说,有的沉默不语。囚徒们看到的只是洞壁上的影子,久而久之,他们习惯成自然,以假当真,把阴影当做实物。设想一下,有一个人走出洞穴,来到阳光下时,他会觉得无法看见任何被称为真实的事物,这需要一个过程。首先,看到的是地上的物体的影子;其次是看实物本身;再就是看天空、月光……最后他能直视太阳本身,看见真相。这个比方有很深的寓意,至于具体寓意是什么,我也没完全搞清楚,需要慢慢悟。
9、思想的芦苇。这也是一个著名的比喻,来自帕斯卡尔。他在《思想录》里讲:“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多少人因为“思想的芦苇”而振奋,又有多少人因为这句话而走向了不归之路。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