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俊杰课文也无非就是个例子——《乡愁》教后随想(1)-一棵树的独白
周盛俊杰
游走在语文的边缘(52)
(现场授课+网络直播)
《乡愁》教后随想(1)
2017年12月份,接到教研室孙伟老师的微信消息,要求我准备一节示范课。我欣然接下这个任务,又主动选择了《乡愁》这首现代诗歌。美其名曰“挑战自己”。
从教多年,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也上了一些。上一次的区级公开课还是2015年10月份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接下的任务是《杜甫诗三首》,且要求三首诗一课时搞定。
我还记得课前自己焦头烂额的准备,查阅了好多资料,还手写了30页A4纸。可是做了很多,思路依旧堵塞。三首古诗一课时搞定,对我来说,真的太难了。想要从网上找到可参考的教案,更是困难。
后来,终于在新浪博客看到卢望军老师关于这一课的课堂实录。阅后大喜,但全盘借鉴必定不妥。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同一个方案未必可以同样顺利推进。我依旧无路可走。
最后,还是贴心的杨老师帮我画了一条线。整堂课的核心瞬间清晰。那节课,依旧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然而,我个人的感觉却并不踏实。总觉得整堂课自己是一种飘忽的状态,自己的思想并没有真的沉下去走进诗圣杜甫。
后来,我渐渐明白,自己之所以对那节课的感觉耿耿于怀。根本原因是我对杜甫这个大诗圣并不是特别了解。没有读过杜甫的几首诗,也不知道老杜甫一生具体经历了什么。网上支离破碎的片段根本不足以让我深入杜甫的灵魂。因此,课前煎熬的准备是来自严重的底气不足,而课堂的飘忽感除底气不足外,更多源于自己过于在意环节的衔接。那种衔接简直刻意到背台词,一旦忘了词,下一步便无法顺利进行了。
好在,那节课,我“背”得很好。表面几乎看不出破绽。“备课”竟成了“背课”。这种隐隐的愧怍感,一直在心底盘旋。
于是,这一次选定《乡愁》之后,便戳开淘宝找到一本《余光中传》,秒速下单。
读诗,更要读人。读诗,要先读人。这是我经历《杜甫诗三首》之后的感受。
(傅孟丽《余光中传》)
读完这本传记,对余光中先生的人生经历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再结合网上近些年对他的报道,在我心里,这个伟大的诗人逐渐变得立体起来。人物的思想、灵魂越发贴近现实生活,朴素而亲切。
这个老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古典文学的坚守,对中华文化的拥护,既让人看到他热情感性的一面,又让人看到他刚毅理性的一面。他,是一个有气节也有气度的大知识分子。
生活里,他幽默,甚至让人觉得淘气可爱,但是面对原则问题,他又是那么刚直、霸气。透过那些文字,透过网络视频,你没办法不被这个老头儿身上散发的那种自由与开阔感所吸引,你没办法不喜欢这样一个又调皮又深邃的老人。
喜欢、欣赏、敬佩,他的性格、思想、精神境界随着那些文字缓缓铺展在你面前。于是,你慢慢了解他根植内心深处的那种“乡愁”,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又挥之不去。20多年的乡愁纠结于心,一丝一线缠绕成厚重的思念。如非相同的经历与处境,诗外的我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那种乡愁,绝不是邮票和船票,那是根本无法往返又不知何时才可能抵达故乡的可望不可即的期盼。那种望断秋水的失落与怅惘如蛛网一般,将诗人紧紧黏着、缠着。
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
回不去的是故乡,更是自己此生无法逆流回去的记忆里的生活。回不去的是童年,是那个留有童年印记的故乡。
于是,作者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来纪念自己遥远的故乡,纪念回不去的和故乡息息相关的岁月。
乡愁,我终于有一点理解作者提笔书写、一挥而就的心情。压抑了20年的乡愁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所有的解读都紧紧指向作者的内心、作者的情感。这一阶段,我突然发现,解读一首诗歌和解读一篇小说或者散文,某种程度它们是相通的。一旦自己和作者之间能够搭起一座情感的桥梁,那么所有的课堂设计问题就只剩下确定一条路线了——通往学生的路线。
部编本提倡的“1+X”,正是我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就好比学《沁园春.雪》,你就不能不去让孩子们积累一点毛主席的别的诗词;学郑愁予的《雨说》,怎么可以错过他的成名作《错误》;学《望江南.梳洗罢》,让我想起《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学《江城子.密州出猎》让我想起“十年生死两茫茫”……
又联想到诗意语文倡导者董一菲老师的现场课《涉江采芙蓉》,感觉那不就是满屏的“1+X”吗?虽然很多听课老师对这节课的上法颇有微词,但这节课却触发了我的思考:是谁规定的课文内容在课堂的比重必须要大一些?是谁规定的不可以把课外的文章作为主要内容,课本的作为陪衬?课文也无非就是个例子,凭什么它就得是课堂的“主人公”?
难道这里面没有大家思维受限的缘故?没有被那些模式模式化的缘故?因为我听见当时坐在我后面的老师差评的理由就是“没有主问题”。
我个人也觉得董一菲老师的那节课不足以吸引我,但是,触发自己去思考的课,不应该差评。
回到《乡愁》,我终于给自己画了一条线:从课文一首诗歌→同一作者的几首诗歌→同一作者的一本书→同一作者的几本书→很多作者的很多书。
毫无疑问,就是要把课文当成一个引领学生阅读的入口 ,走进这个入口,然后沿着通道走下去,它的前方就是广阔的天地。
而阅读,亦是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入口。阅读,给人智慧。阅读,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用这样一种想法来构建整节课,我想它是更加容易帮助学生看到窗外的世界的。而不是仅仅看到眼前手捧的课本。
游走在语文的边缘
一场孤独而持久的语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