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俊杰赫赫有名的《关中报》诞生在旬邑的土窑里-掌上旬邑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262

周盛俊杰赫赫有名的《关中报》诞生在旬邑的土窑里-掌上旬邑

周盛俊杰早就知道老家是陕甘红色根据地(后来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回去过。2011年,为参加马栏革命纪念馆开馆庆典,我在55岁时首次回老家探望,在参观了纪念馆和临近的关中分区旧址西河坡、回访了老家雷庄村、探寻了当年关中第二师范的一个办学地点——黑牛窝等地点之后,手拿着纪念活动分发的一批红色历史资料返回了北京。我认真阅读了这些历史资料,在向老父亲讲述庆典活动之时,也提出了一些疑问,随着他细致地讲解,我了解了不少当年的历史背景,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为后来研究家乡的红色革命史挖掘出不少很有价值的线索,《关中报》就是其中之一。

关中报回忆录
《关中报》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共关中分区(关中分委)党的机关报,1940年4月创刊于新正县(现属旬邑县)雷庄村,这是现今所有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中的正式记载。
《关中报》创刊在雷庄,但到底是在哪里诞生的,在当今所有旬邑、在雷庄的人们之中,恐怕也没有几人能讲清了。我拿着亲手拍摄的雷庄老家照片向父亲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人们说当年关中分委是住在咱家院子里,现在那片地方只保留有几孔早已废弃的旧窑洞,分委机关到底住在哪孔窑?听说《关中报》是在这里诞生的,是在哪孔窑洞?......”他连比划带绘图解释了半天,我才弄清楚了确切的细节。

雷庄村我家现存的旧窑洞
原来,现存的这几孔旧窑只是我家的窑洞,当年这里不仅有窑洞,窑前还有一个大院子,窑洞的左右各有一排当地常见的厦子房(北京一带称厢房),那里平时是不住人的。厦子房的一端连接到窑洞旁的黄土崖壁,另一顶端作为院子前出的顶点,两顶点还建有一排很大的房子(这里简称前房),其长度是横跨几孔窑洞的左右两端,前房、两侧厦子房和窑洞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完整院子。院子的面积不小,出了前房大门没有几步就是川畔,下面就是深深的川沟了。前房正中是大门,进门后中间是过一个过堂,两边是住人的房子。当年我们家的人住在窑洞里,曾祖父(张治平,后来是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带着父亲住在院内最靠右的那孔窑洞,关中分委机关宣传部和秘书处住在前房大门两侧房子里。当时的秘书长姓康,名字记不清了,宣传部长叫高仰云,就住在家里,机关搬到马栏后,他还是宣传部长。
《关中报》是在关中分委住在我家的那段时间创刊的,它是宣传部的下属部门,不在我们的院子,而是在一墙之隔的另一个院子里,那边住着张银儿(音)和张三成(音)一家。张三成是雷庄的红军烈士,父亲叫他三成哥,早在抗日战争之前他就参加红军,不久后随着部队西征前往宁夏,在豫旺堡作战中牺牲了,张银儿家那边也早就没有人了。
父亲回忆说,当时《关中报》的社长由宣传部长高仰云兼任,主编姓胡(后得知叫胡炎),社里有一位姓毕的干部,他的爱人也在报社。报纸是油印的,刻蜡版的一个青年同志叫王振华,是甘肃(好像是宁县)人,蜡板字刻得特别好。一次,在准备印刷的那期报纸上计划安排一块版面,要写上关中少年儿童表达积极抗战决心的内容,王振华就把我叫去,让我写一条几个字的标语。我就根据版面要求的大小,用毛笔写下“坚决抗战到底”几个字,下面还落了一个款——张维涛。王振华就用我写的这几个字做为模板,先是一笔一笔地将标语刻到蜡纸上,再印到《关中报》上。如果那期《关中报》能保留下来,就能看到我写的标语。
听父亲说,我家的这个院子,当年在雷庄算是最好的房子了。曾祖父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很有威望,早在抗日战争之前,习仲勋在这一带工作时就与他相识并很熟悉。那时习仲勋常到家里来,在他的影响下,曾祖父为关中分区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后来,经习仲勋等分委领导的推荐,曾祖父被特聘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这个院子成为关中分委机关的重要工作地点后,习仲勋虽然平时住在二里地之外的阳坡头,但经常来雷庄,来秘书处和宣传部指导工作。
《关中报》在陕甘宁边区办的很出色,在指导关中分区落实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各项工作与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关中报》报送的稿件多次被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采用,雷庄这个关中分区的模范乡和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张清益的事迹也在陕甘宁边区被人们广为熟知。《解放日报》在1944年 12 月9日刊文对《关中报》作出的成绩予以表扬。
边区各分区报纸关中报办得最好
雷庄的办学经验在全边区推广
早年这个院子曾是关中分委机关的驻地,而父亲从小生长在这里,因此,他很小就认识习仲勋,也认识关中分委、《关中报》的一些同志。后来这个院子也成为边区不少知名人士和媒体记者前来关中分区调研与采访的重要落脚点。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席柯仲平(人们称他为柯老)曾来雷庄蹲点调研,就是住在这个院子里,父亲也认识他。柯老很随和,常与村里的人们平易地交谈,他建议雷庄办民办小学,得到县里领导的赞同,雷庄的办学经验在《解放日报》发表后,在陕甘宁边区大力推广。当年柯仲平蹲在院子门口边刷牙边与张清益互相开玩笑时的场景,父亲至今还清晰的记得。
责任编辑:李小涛 王茜嘉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