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天山童姥五四运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北美青年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350
五四运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北美青年

北美青年活着的北美留学生活指南

背景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中华民国8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方,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和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动。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当时北洋政府未能捍卫国家利益,有国人极度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国权(对抗列强侵权),内除国贼(惩除媚日官员)”。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华夏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赛先生”(“科学”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和秘书毛泽东联名发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的党和团体的组织展开“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纪念和宣传活动,强调恢复国权运动、新文化运动,天龙八部天山童姥纪念五五(马克思生日),目的在于传播马克思主义。1939年八路军总政治部、中央青委发出《关于部队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中央青委决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后成中国大陆的固定节日)。
新思想的传播与社团的发展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代,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和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的市民。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从思想、政治和文化领域激发并影响了华人尤其是华夏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这两种理念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和智力基础。
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和工读互助团等等,让五四运动在全国展开有了组织上的基础。
北京大学为首的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的教育制度在清末的新政中,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革。到了民初,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大学,程丽莎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李大钊、朱家骅、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英国文学)、刘师培、钱玄同(教音韵学)、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严复(翻译家)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注:鲁迅并不是北大职工,而只是兼职。因为当时北大规定,到北大任职,必须辞去原来职务,而鲁迅是教育部里资料抄写员现世修真。)
民初以来的反日以及国耻情绪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全部占领德国胶州湾租借地。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王宁国,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于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的不满,被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而发挥作用。

1917年8月14日九岁人生,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 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筱声咪,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 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后被北京学生痛殴。在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一战期间工商阶层的发展
清末以来,中国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产品的输入情形下坚定的锡兵,中国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仍然有限,一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产业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主要力量。
北京政府内部派系的权力斗争
“五四运动”前后,北京政府总统、内阁、国会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故政治运作较先前为畅顺。当时政府领导者为大总统徐世昌、国务总理钱能训,及“安福国会”幕后领袖段祺瑞。但政府仍深受各个党派、各地军阀的制约,政策因之时有变异。“五四运动”发生之后,“研究系”以政府外交失败做斗争“安福系”工具,藉传媒煽动学生举办爱国示威游行,并进一步造成“六三运动”,使得学运风潮扩大,最终逼使相关政府领导人下台负责。除此之外,“文治派”与“安福系”也借机相互攻讦,以谋求自我派系之利益。是以“五四运动”绝对不可以单单理解为群众在爱国意识之下的自发行为;事件源起、扩大都深受党派斗争之影响。

过程
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日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功盖三分国。这四条办法是:(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三)通电各省于5月7日国耻纪念举行游行示威运动;(四)定于5月4日(星期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之大示威。

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
5月4日曲周天气预报,上午10时,各校学生召开碰头会,商定游行路线。下午1点,北京大学等十三所院校三千余名学生汇集天安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并在集会上宣读了罗家伦起草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然后烧包谷的故事,总指挥傅斯年扛着大旗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队伍随即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受到巡捕阻拦,学生代表求会见四国公使,罗家伦、江绍原前往各国使馆递送英文的备忘录。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拒绝接受。在“外争国权”而不得的情况下,队伍中喊出一句:“去找曹汝霖算账去!”矛盾遂转向“内惩国贼”——学生开始向位于北京长安街东端之北的赵家楼曹宅所在地移动,一路上高喊“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下午两点多钟,大规模游行队伍到达曹宅,数百名军警早把胡同口封住了,队伍不得入内。学生向军警讲明来意说:“我们是爱国学生,来这里是找曹总长谈谈国事,交换意见,要他爱中国。我们学生手无寸铁,你们也是中国人,难道你们不爱中国吗?”军警于是放行。学生进入胡同,发生暴乱痛打了在曹家串门的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扬州群众火烧日货支援学生
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蔡元培、朱家骅等“欧美同学会”会员(时会长蔡元培)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
6月,由于学生影响不断扩大,《五七日刊》和学生组织宣传,学生抗议不断遭到镇压。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学校附近驻扎着大批军警,戒备森严。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
6日魏桥创业论坛,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致命黑兰,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代表
北京
方豪(1894-1955),浙江金华人。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及其后的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的首任主席。后在安徽、浙江等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罗家伦(1896-1969),浙江绍兴人,字志希。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起草人。倡导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五四后留学海外,后来担任过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校长(1928年9月18日就职)。逝世于台北。
段锡朋(1897-1948),江西永新人,字书贻。北京大学学生会会长、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长、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会长。逝世于上海。
王自治(1889-1965),甘肃正宁人,字立轩。北京大学学生,继段锡朋之后任北京学生联合会会长。后长期在甘肃省任职,并从事教育工作,曾任甘肃学院(今兰州大学前身)院长。曾参加中国国民党。1949年后留在中国大陆,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张国焘(1897-1979),江西萍乡人。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后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后来因与王明等人产生矛盾而借机出逃。最后逝世于加拿大。
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字孟真。北京大学学生,五四游行总指挥。五四后游学柏林、伦敦等地。归国后致力于学术研究,创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曾任台湾大学校长。逝世于台北。
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行动。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中共高级领导人。被中国国民党逮捕后杀害于南京。
许德珩(1890-1990),江西九江人。北京大学学生爱的团契。后创立九三学社陈艺戈,任主席。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病逝于北京。
匡互生(1891-1933),湖南邵阳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首位冲进曹汝霖家者,也是火烧赵家楼的点火者。后为教育家。
易克嶷,北京大学学生。
夏秀峰(1895-1976),湖南新宁人,北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学生,北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学生代表,1919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西斋饭厅会议上写血书。后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
谢绍敏(?-?),贵州赤水人,北京大学学生,1919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召开的大会上写血书“还我青岛”。
罗章龙(1896-1995),湖南浏阳人,北京大学学生。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
高君宇(1896-1925),山西静乐人,北京大学学生。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
罗隆基(1896-1965),江西安福人,清华学校学生。后为中国民主同盟主要领导人之一。
王造时(1903-1971),江西安福人,清华学校学生。清华学校学生评议会主席(清华学校学生运动的领导机构)。清华学校学生代表团成员,清华学校学生会第一任会长。曾经两次被捕(一次是在东安市场散发传单,一次是去向政府请愿)。
陈长桐,清华学校学生武士阿非。
何浩若(1899-1971),清华学校学生。后加入中国国民党,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创办中央日报。逝于台湾。
闻一多(1899-1946),湖北蕲水(今浠水县)人。清华学校学生。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清华学校代表。后为诗人,学者,曾任西南联大教授。被暗杀于昆明。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后来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郑振铎(1898-1958),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于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铁路专科学校代表日落东单。作家。
耿济之(1898-1947),上海人,与瞿秋白同为俄专代表。翻译家,俄罗斯文学研究家,外交家。文学研究会重要创始人之一。与郑振铎同为《国际歌》的最早译者。
天津
杨兴亚,天津学生联合会总代表
张太雷(1898-1928),江苏常州人,北洋大学学生变脸武士,天津学生联合会评议部部长。后来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广州起义。但在起义中被暗杀。
于方舟(1900-1928),直隶宁河人,原名兰渚,又名芳洲。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学生,天津各界联合会学生代表。后为中共天津市委创始人之一,1928年去世。
马骏(1895-1928),黑龙江省宁安人。又名天安,字遹泉,号淮台。回族。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后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孙越崎(1893-1995),北洋大学学生会会长,学生代表
周恩来(1898-1976),南开中学学生,天津觉悟社领导人黑桃海贼团。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曾长期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谌志笃
沙主培
上海
何葆仁,复旦大学学生,上海学生联合会主席。

武昌
陈潭秋(1896-1943),湖北黄冈人,原名澄,字云先。中共创始人之一。
运动主要领导人、支持者[编辑]
蔡元培(1868-1940),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时任校长。
朱家骅(1893.5.30-1963.1.3),柏林大学博士,中国教育家,地质学家、学者,北京大学时最年轻的地质学教授、德语系主任。
陈独秀(1879-194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胡适(1891-1962),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独白情歌。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民主维新人士。
林长民(1876-1925),国民外交协会理事。
鲁迅(1881-1936),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作家。
来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五四运动
整理 I 编辑 I 北美青年
图片来自网络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文章原创艾楚怡,版权归原作者 I 转载请与平台联系
年轻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态度
发现 I 年轻 I 乐趣
ID:beimeiyouth
北美青年微博了解一下?
@北美青年—根据地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