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俊杰谈管理——经理如何“经理”(3)-咏絮书斋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249

周盛俊杰谈管理——经理如何“经理”(3)-咏絮书斋

周盛俊杰(一)
上一篇说到经理有两只手——右手 “经”和左手“理”,本篇就谈谈左手。“理”就是如何管理好自己和团队,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最终达成目标的同时,还能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矛盾最小化。作为经理,两只手不但要各怀绝技,还要相互配合,就如同“老顽童”周伯通练就的“双手互搏”一般,可以一人之力,发双人之威。
(二)
经理的左手既要管事,也要管人。我想起了有个网上流传的段子:“一流经理是自己不干,下属快乐的干;二流经理是自己不干,下属拼命的干; 三流经理是自己不干,下属主动的干; 四流经理是自己干,下属跟着干; 五流经理是自己干,下属没事干; 末流经理是自己干,下属还对着干”。这个如同讲笑话般的段子,能从一些侧面折射出经理,作为管理者,在“管人”和“管事”上的不同风格和方法,同时也是管理能力的呈现。
(三)
加拿大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是经理角色学派的创始人,是以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分析为中心来考察经理的职务和工作的。明茨伯格认为,对于管理者而言,从经理的角色出发,才能够找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经理的具体实践中去。明茨伯格在他的著作《经理工作的性质》(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中主要讨论了几个基础问题——管理者真正做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有的人认为这些问题也值得写本书?难怪1973年有近15家出版社拒绝出版他的这本书呢。明茨伯格认为,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者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他将经理们的工作分为10种角色。这10种角色分为3类,即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和决策方面的角色(关系如下图):

(四)
明茨伯格发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很少花时间做长远的考虑,他们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事务和人物牵引,而无暇顾及长远的目标或计划。就像我在上面引用的那个段子一样,经理被“人”和“事”束缚了手脚,成天陷入“自己干”还是“别人干”以及“自己怎么干”和“别人怎么干”的纠结中。管理者若想做成一件事,那这样的努力注定要失败,因为他会不断被其他人打断,总会需要他去处理其他事务。所以,明茨伯格认为那种从管理职能出发,认为管理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说法,未免太学究气了。随便找一个经理,问他所做的工作中哪些是协调而哪些不是协调,协调能占多大比例,恐怕谁也答不上来。所以,明茨伯格主张不应从管理的各种职能来分析管理,而应把管理者看成各种角色的结合体。
(五)
明茨伯格认为要提高经理人的工作效率,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与下属共享信息;自觉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由两三个人分担经理的职务;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职责为组织目标服务;摆脱非必要的工作,腾出时间规划未来;以适应当时具体情况的角度为重点;既要掌握具体情节,又要有全局观点;充分认识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认知经理的角色的重要性远高过认知职能,这段总结不但对部门经理的“左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更高层次经理的管理水平树立了标杆。
人们的管理知识,开始于他认识到没有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所以才会在无论是管理理论还是管理实践上不断精进。认知先于实践,实践又验证认知。
管理是个永恒的话题,接下来敬请关注更多关于管理的文章。

秋水与君度过的第325天
The 325th Day that Qiushui Stay with You
顺带提一下,咏絮书斋已全面换版,旧文章将逐渐为新发表的文表代替。如有喜欢的文章,请自行保存。欢迎读者转载,但要注明本书斋的出处,敬请理解。By the way, the menu version of Yongxu Studio has been changed completely, and the old articles willbe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newly published ones. If you have a favorite article, please keep it on your own. Readers are welcome to reprint, but pleasespecify the copyright of Yongxu Studio. Your understanding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文章归档